我希望進入家門時不用脫鞋,上二樓再脫鞋,所以玄關沒規劃放置鞋櫃,鞋櫃則規劃放在換鞋區,換鞋區的位置就在一樓樓梯的轉檯,當初空間規劃時有將這個樓梯轉檯略為加大,以方便換鞋;通常樓梯轉檯都會有屋樑存在的問題,而這個樑下空間的深度約30cm,高度約80cm,長度約3公尺,放鞋櫃很剛好也足夠。
用台字徽裝飾,原木鞋櫃製作安裝完成
鞋櫃要量身製作,才有辦法填滿整個樑下的空間。我不想用密集板和木芯板來作鞋櫃,想用原木板,但是原木板較貴。製作櫥櫃和蓋房子有相同的原則,就是要牢固,結構上的原理也類似,兩個方向,有柱子櫥櫃的牆板可以薄,沒柱子就用剪力牆,就是牆板厚要一些,兩者的差別在木材的用量和工時,跟RC澆灌房屋結構體一樣,剪力牆的房子需要較多的混凝土。仔細丈量屋樑下的長度,連同轉角,要做6、7個鞋櫃才能把樑下填滿。簡單的將這6個鞋櫃分類,一個放拖鞋,一個放日常使用的鞋,轉角櫃放較特殊的鞋,這三個鞋櫃不作門,另外三個作有門的鞋櫃較不會沾灰塵就放少用的鞋子。
用原木板做鞋櫃的櫃體
轉角鞋櫃的櫃體,看起來有點怪!
櫃體完成,右邊有一高櫃、一個轉角櫃,正面有三個鞋櫃都塞入樑下空間
左邊的這個鞋櫃,準備放拖鞋用;穿鞋椅可以靠牆
我買的美西側柏原木板,寬度約29cm、厚約2cm,這樣的木板可以製作無柱的鞋櫃,鞋櫃的大小要配合樑下的空間,正面約可放入深30cm、寬約85cm、高約75cm的矮鞋櫃三個,右邊放一個轉角櫃和一個高櫃,左邊可放一個鞋櫃。鞋櫃若靠牆擺放,櫃體可以沒有背板,也可以有背板,沒背板我感覺怪怪的,所以用日本檜木壁板當櫃體的背板,日本檜木壁板寬約10cm、厚約1cm,有企口可以銜接。我買的板材都是沒有上漆,依據櫃體的大小鋸好板材後,都先打磨,木板磨好後再上膠接合,然後用釘槍打釘固定,製作櫃體,櫃體做好後再上油蠟漆保護。6個鞋櫃做好後擺入樑下,鞋櫃和樑下空間很密合,只要簡單的固定即可。固定好櫃體後,我選用較少結目的日本檜木壁板作櫃門,再用西德絞鍊固定門板,裝上櫃門的把手,完成鞋櫃製作;然後用寬14cm的原木蓋板(線板)蓋住櫃體和混凝土的接合處,美化鞋櫃,最後打矽利康填縫收尾,鞋櫃安裝完成。
正面的矮鞋櫃裝上自製的櫃門
高櫃旁邊再做一個小小櫃,總共用7個櫃子填滿空間
裝上原木蓋板鞋櫃有整體性,感覺都不一樣了!
高櫃最少可以放12雙鞋
三個鞋櫃的櫃門全開
鞋櫃門裝上精挑細選的黑色把手
量身打造,做一張穿鞋椅。椅子的旁邊就是原木長板